从教34年,扎根大瑶山,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用谆谆教导温暖了一批又一批孩童和年轻老师,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贡献青春和力量,她就是全国优秀教师、码市镇启汉小学的数学老师莫晚群。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启汉小学的休闲区,莫老师正和几个学生坐在石凳上,耐心地辅导她们,她喜欢找个好的环境给学生讲解难题,在她看来,一个好的环境能让人更放松,学习效果会更好。
启汉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廖江城说“她与学生是打成一片的,尤其对于这种在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她特别有耐心,也特别细心,关注学生的这个全面的一个成长。”
启汉小学学生卢奕可说“在来莫老师班之前,我考的是六七十分,我很伤心、很焦虑。到了莫老师这个班以后,莫老师她鼓励我、帮助我,在莫老师的帮助下,还有我自己的努力下,我考到了95分。”
莫晚群教学严谨,在课堂上,她善于创设情境,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关注优等生和学困生的思维活动及学习情况,努力使各层次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学到了知识,她的课深受学生喜爱。
启汉小学学生韦琦说“她的课上的比较容易理解,她都是用最简单最好的方法教我们的。”
三十四年教学生涯中,莫晚群始终用“爱”关心每一位学生,因此很多学生也叫她“莫妈妈”。她时刻牵挂着学生们,会耐心地与情绪低落的学生谈心,用温柔的话语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和烦恼,让孩子们在充满爱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启汉小学学生韦琦说“我第一次住宿的时候,心里很不安,很想家,然后在上课的时候也是因为这件事情,就是听不进去,总是走神。莫老师发现我这个情况之后,就像我的妈妈一样这么安慰我,过一段时间之后,我就慢慢的习惯了寄宿生活。”
1991年,年仅20岁的莫晚群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成为码市镇辇江完小的代课老师。1997年她考取中师、大学专科,成为正式小学教师。因为是偏远山区,当时码市各村小老师流动性比较大,经常缺老师,莫晚群辗转于各村小之间,成为教学点的“救火队员”。在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之前,莫晚群先后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师、荣获三等功等省市县奖励15次,被认定为市、县骨干教师。县城小学频频向她抛出橄榄枝,家人和朋友也都劝她进城,但她拒绝了一次又一次的“进城”邀约,坚定地扎根在偏远的大瑶山。
“因为我本身就是码市人,我觉得作为一个山区孩子,想要求学走出大山也非常的不容易,我觉得我就坚守在码市,坚守在山区,就为我们山区的孩子的未来,作出我自己一点点的奉献。”全国优秀教师莫晚群说道。
新教师的培养一直是启汉小学的难题,这些年莫晚群每年都为新教师开展培训,手把手教他们教学常规,开设生本教学示范课。在新老教师的交替与传承中,尊重学生、以学定教成为启汉小学的课堂教学特色。
启汉小学数学老师张璐说“我不是学教育出身的,最开始的时候,我根本就不太懂教学方法,莫老师呢很有耐心,带着我一步一步的,从最开始一步一步的跨出去,一直到在她的帮助和指导下,我完成了两年的数学教练组长的任务。”
“在前两年完结的一个课题,就带动了一大批的老师,而且是码市镇全区域的年轻老师进行的课题研究,带动了一大批年轻老师的成长。”启汉小学党支部书记 校长廖江城说道。
这些年,莫晚群充分发挥业务骨干引领作用,认真研究教材教法、新课程标准,不断研讨教法学法,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活动。先后主持和带动协作片区5所学校开展市、县级课题研究10余项,撰写了多篇论文并频频获奖。她用自己的行动,在大瑶山筑起孩子们的梦想,搭建年轻教师成长的桥梁,传递着爱与希望。
“这一次获得全国优秀教师以后,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作为一个山区的优秀教师,我觉得这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本分,我立志要永远的在这个山区扎根下去,带着家乡的孩子和年轻的老师一起向前奔跑。”全国优秀教师莫晚群说道。
来源:江华融媒体中心
作者:黄春华
编辑:刘翥
本文为江华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