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寒冷的天气阻挡不住人间的喜庆,这天是在乡政府工作的邻家哥哥摆婚宴的日子。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瑶家妹子,我没有多少机会去体验瑶家的婚宴民俗,关于家乡的婚宴文化,也只是偶尔从长辈口中听到一些描述,从没亲眼见过和体验过,所以能被邀请去迎接新娘子,我真的很激动,也很兴奋。
七点不到我们一行人就开着车子从村子出发了。家乡的空气真好,即使天气很冷,我还是忍不住把头探出车窗外贪婪地允吸那新鲜的空气。路上有其他婚车行驶过,今天真是个吉利和喜气的日子啊,我亲不自禁地说道!汽车在马路上奔驰,远处连绵不绝的群山与我们渐行渐远,驶过县城沱江,我知道我们离目的地不远了。
终于到了目的地了,我们和新娘的家人寒暄了十几分钟后,就去新娘的闺房接新娘了。我本以为只是去闺房把新娘叫出来就行了,谁知道这里面还有不少的礼节。首先我们得往闺房里面撒红包。按习俗,闺房里有新娘的闺蜜和姐妹陪同着,如果想把新娘请出来,那必须得经过她们的允许,所以就有了撒红包这一习俗。为了让里面的人把门打开,我们先把红包从门缝里塞进去,里面发出一阵抢红包的混乱声。虽然拿到了红包,可闺房里面的人还是不满足,于是我们又不停的给红包。红包给完了,她们还是不依不挠,直到新郎唱了一首情意绵绵的情歌,又对新娘说了一些甜言蜜语,我们才见到了新娘的庐山正面目。接着新娘骑在她亲兄弟背上,由她的亲兄弟把她背出闺房送到客厅大门口,这也就拉开了“送亲”的序幕。接着新娘由闺蜜搀着胳膊,打着一把红伞,绕着村子走了一圈才坐上了婚车,我们也就踏上了返乡的行程。
因为路途有点远,回到家里时已经十二点多了。村子里不少的男女老少早已经站在了村头,等着看我们的新娘子,这一习俗称“看新媳妇”。当新娘从车上下来时,那些围观的人品头论足个不停,不过这位新娘子长得水灵,得到了围观者不少的赞誉。男方的家人放了一卷鞭炮,就把新娘她们迎进了家门。
按瑶家的习俗,迎亲队伍一进门,女方的客人就被安排坐在新郎官家客厅的八仙桌旁喝茶,俗称“吃茶”,桌上摆着橘子、苹果、糖,米果子、瓜子、枣子、花生和茶水。座位的安排是极其讲究的,女方的父母、叔伯和婶婶、舅舅和舅妈被安排坐在客厅正中间靠神台的位置,而且女方父母必须被安排在“上把位(也就是餐馆中的主人位)”,在就坐的时候大家都你推我让,以示友好,但最后的就坐都遵循上述安排。每张桌都安排了一位新郎官的亲人作陪,不停地劝客人吃餐桌上摆满的东西,以示热情。“吃茶”过后,就开始上菜了。
主持婚宴的是邻家哥哥的领导,新郎新娘在主持人的带领下与每一桌的客人敬酒,大家都向她们表示祝贺以及致以美好的祝福!餐桌上有说有笑,人们高谈阔论,一派欢乐景象。我以为吃了中饭,这场在农村办的婚礼就差不多接近尾声了,但是这场中西结合的婚礼还在继续——闹洞房。
吃罢晚饭,新郎的父母叫我们去家中吃喜糖。客厅坐满了人,开始大家也只是磕磕瓜子,唠唠嗑,但在坐的一位长者无意中说到,以前娶媳妇还要“炒油茶”。多数知道这一风俗的长辈也已经很久没有再见到过了,而我们年轻的这一辈却是不曾听过这一风俗的,我们对此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于是吵着闹着要现场演练。
在长辈的指导下,我和几个姐妹负责妆扮新郎新娘,我们给新郎戴了一个草帽,给新娘穿了一件蓝色的粗布服,然后我们找来针线把新郎新娘的衣角缝在一起,以防止他俩逃跑,同时也是为了帮助他俩齐心协力的完成每一道程序。而此时,长辈们早已经把所有的工具准备好了:锅、锅铲、大米、茶叶、柴火和灶台(用几块红砖临时在客厅搭建的)。一切准备就绪,新郎新娘开始生火烧水洗锅了,在洗锅的同时,新郎新娘还不停的说着“老公洗了老婆洗,老婆洗了老公洗……”我想这一程序也就喻示着婚后生活的开始吧!锅洗净后,待锅烧干,把米放入锅中,就开始炒了。新郎新娘不停地轮换着翻炒,同时还要不停地说一些爱的誓言。待米炒至金黄,可以闻到一股浓浓的香味时,新郎新娘就把水和茶叶同时放进锅里,然后加大火力,直到水烧开若干分钟后,香喷喷的油茶就出锅了!
油茶煮好后,新郎负责把油茶盛到碗里,然后由新娘端给客人喝,新娘得遵循长幼顺序,双手捧着碗,一碗一碗的交到客人手中。新娘每送出一碗油茶,都会得到喝茶者的一个红包,这既是给新娘的见面礼,也是慰劳辛苦劳作的新郎新娘。
这场婚礼很特别,也很精彩。这场走传统婚俗路子的婚礼,虽然删减了一些瑶族的婚俗程序如“提篮子”、“哭嫁”等,但也凸显了其民族特色的魅力,这是我们瑶族同胞的骄傲!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酒席越来越多的走进了酒店,我不知道这一传统习俗还能走多远,但我相信这一传统婚俗一定会被铭记!
[编辑:黎实]
来源:江华新闻网
作者:奉玉秀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