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想起乡村看电影的那些事

来源:江华新闻网 作者:李荣喜 编辑:redcloud 2012-06-21 16:38:18
江华融媒
—分享—


    我的童年是在乡下度过的,电影伴随我度过了难忘的童年时光。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乡村的文化生活极其贫乏,看电影成了人们在劳动之余最常见最主要的文娱活动,电影给人们带来了无可替代的精神享受,看电影成了那个时代的一道独特风景。
    记忆中最早的是没有声音的黑白电影,后来才是有声有色的彩色电影。那时候放电影有点类似现在的文化下乡,一个村子一个村子轮流放影,免费观看。有的影片百看不厌,人们走村串寨,追来追去看电影,也成了司空见惯的平常事。
    每到放电影那天,消息一旦传出来,我们就奔走相告,唯恐别人不知道。上午,村干部就安排壮劳力去挑放影器材。有时候,放影员还叫村里有文化的年轻人,到区文化站的库存影片中挑选自己喜欢的电影。尽管要走几十公里的山路,他们却乐此不疲。如果天气晴好,就在村子里一块空旷的坪地上放映,遇到冷天或者雨雪天,就在村子的大礼堂放映。放映那天,社员们收工都比较早,人们就早一些安排好家务,吃了晚饭,不一定等到天黑,大人就带上自家小孩,扛着板凳,陆续涌向放映场。甚至有很多小孩下午就早早地把凳子摆放好,以抢占最佳位置。一块银幕,一套放映器材,两位放映员,一块宽阔的场地,一排排凳子,再加上无数的电影迷,就形成了一个非常热闹的放映场。
    看电影越靠前越好,因为没有人遮挡视线。最理想的是坐在第6至8排。坐在后面的大多数是年轻人,有男有女,边看电影边聊天。有不安分的小伙子趁机占一点妹仔的小便宜,妹仔佯怒,用嫩手拍打伸过来的狗爪子,众人就笑。也有原来就相识的青年男女“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看一会儿电影后,就双双对对地到村外对歌或者谈情说爱去了。有一些看电影的人去晚了,也只能站在后面。看不清楚也没有办法,只当凑个热闹。
    那时候,大多数乡村不通电,放电影要脚踩发电。生产队长就安排两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承担这一任务,放一场电影往往要轮换三四个人,他们分别记一天的工分。虽然很累,但是,他们很乐意(后来,放映队自己备有小型发电机,乡村也通电了,脚踩发电便成了历史。)。“8、75电影好,两脚踩踩能发电”的顺口溜至今我依然记得。
    居住在周边的农家人,知道晚上要放电影,正是做生意的好时机,他们会早早地炒好葵花籽和花生,密封起来装进背篓,殷切地等待夜晚的降临。到了晚上,放映员尚在布置设备,他们就已经背着瓜子、花生抵达现场,开始叫卖起来。还有一种零食叫爆米花,由大米加工而成,里面加了色素和香精,五颜六色的,吃起来又香又脆,2分钱一根,2毛钱可以买一大捆,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手里的爆米花像荧光棒似的到处飞舞,惬意极了。小贩们则乐得眉开眼笑。
    放映之前,大队支书或者村长照例是要讲一番话的。内容不外乎抓阶级斗争或农业生产之类。发表讲话的坐在放映机旁,和放映员并排。这也是一种荣耀,因为一般的社员是没有这福分的。
    开始放电影了,热闹的场地瞬间就安静下来。首先,照例放15分钟左右的“加影片”,大多数是新闻简报或者农业生产方面的内容。洁白的银幕刹那间开始有声有色起来,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就在上面精彩演绎。看到幽默滑稽的地方,大家就毫不顾忌地哈哈大笑,气氛活跃而轻松。看到悲伤之处,那就完全不一样了,整个现场静悄悄的,格外低沉肃穆,偶尔还能听到轻轻哭泣的声音,也能看见心怀仁慈的人拿着手帕抹眼泪……这就是电影的魅力,古往今来,天南海北,无论纪实还是虚构,电影的场面和情节一下子就把人们的视野拓宽拉远。现实生活的枯燥终于有了些许色彩,有时候甚至可以将内心的感情悄然安置,将埋没已久的情绪做短暂的释放。
    有时因放映时间较长,坐在前面的人终于憋不住,站起来去找厕所,由于人太多,只能一步一步地慢慢腾挪。这样必定会挡了光线,硕大身影映射到银幕上,后面的人就有意见了,只听见一些孩子扯起嗓子高声喊:“前面的坐好!”“前面的快让开!”“莫挡光线!”那人听到呼声,知道引起了公愤,便立即猫下腰来。
    看电影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出一点意外,让大家扫兴。如卡带,是最令人心烦的事。正看到精彩的地方突然卡带了,银幕上的图像不是拉得老长,就是模糊不清,或是歪歪扭扭,像抽筋一样。于是,场子里的人们开始躁动起来,自作聪明地猜测:肯定是机器有问题,或者是带子不行,也可能是电压不稳,电压低了带不起……再看那放映员,原本在悠闲地抽烟,见影带卡住,不慌不忙,慢慢地修,直到带子继续运转。实在不行就从头播放。若是电路出了问题,大家就耐心地等一等;如果是发电机或者放映机出了故障,罢了,今天就放到这里,大家早点回去休息吧。
    那时候放的影片大多数是战斗故事片,如,《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渡江侦察记》等等。社员们特别是老人们有时看不懂,也听不懂。这时放映员就对着话筒解说,一脸骄傲的样子。当我们看到解放军向敌人冲锋时就大喊:“冲啊!冲啊!”恨不得钻进画面里帮忙。当看到敌人偷袭我方,哨兵还不知晓时,我们就更急了,大叫:“鬼子来了!鬼子来了!快还击!”我们无所顾忌地大喊大叫引起大人的反感,骂我们是小公鸡。我们呢,仍然大叫,好像没有我们的叫喊这仗就打不赢似的。
    在我村看电影的人群中,有两个比较特别。一个是裹脚的老婆婆,年近八旬,双目失明了,别人看电影,她是听电影,听得还挺入神。另一个是老单身卢麻子,他是村子里唯一戴一块手表显得富有的人,不过谁也搞不清楚他那块手表的来历。他往往来得最早,回得最迟,边“看”边打呼噜。 记忆最深的是看电影《卷席筒》,到了剧中生离死别的那一幕时,全场只听到一片呜咽声,连卢麻子也破天荒没了睡意,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裂开嘴嚎。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家家户户有了电视、DVD,不少人家还有了电脑、网络,人们想看什么就可以看什么,那些乡村看电影的岁月,早已定格成为人们内心深处永不褪色的故事经典。



[编辑:黎实]

来源:江华新闻网

作者:李荣喜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江华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