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解放思想 创新思路 科学做好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的移民工作

作者:罗平 编辑:redcloud 2012-05-29 20:32:30
江华融媒
—分享—

■用新眼光审视涔天河水库移民工作,坚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

移民工作是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中最艰巨、最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水库扩建工程成败的关键。思考和探求切合江华实际的移民之道,思考涔天河水库移民的致富之路到底在何方,首先必须正确认识涔天河库区的实情。

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的移民,不同于其他水利工程的移民,它有自身的特点。体现在:一是移民搬迁人数不多,共23743人。而新安江水库移民近30万人,三峡移民113万人。人数的天壤悬殊决定了移民规划方案和移民模式的大区别,我们的移民模式可灵活多样。二是库区的水域面积不算大,具备沿库区配套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条件,具备全面综合开发管理库区的能力,不像其它水库开发难、管理难。三是江华全县面积较大,人口较少,人口密度不大,水淹区以外的区域尚有较大的接纳能力,移民人口具备在本县消化的基础。四是我县属少数民族聚居的自治县,生产生活民族化、特色化、个性化,少数民族心理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维护。五是我县林木资源较丰富,移民群众对此依赖度较高,有别于其它库区资源贫乏的情况。因此,涔天河水库的移民工作应结合本地实情,走适合自己县情的移民之路,切不可盲从他人,更不能简单生硬地依据相关移民政策法规纸上谈兵搞规划定模式。衡量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移民安置方案科学性的标准应该为:一是不违背国家政策法规;二是绝大多数甚至广大移民群众认可和接受;三是确实能搬得出、安得稳、能发展,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更有希望!

 

     用新思路攻克涔天河水库移民难题,坚持统筹城乡,科学安置。

讲统筹城乡,就是要做到城乡同步考虑,城镇离不开乡村,乡村离不开城镇,城镇与乡村相辅相成相互依靠共同发展。讲科学规划,就是要做到移民有“安居”之所,有“乐业”之地,有“致富”之道,整个库区与移民安置区协调发展、科学发展。结合江华实际和移民意愿,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的移民工作,要解决好四个问题:移民进城问题、移民住房问题、长效补偿问题、养老保险问题。

城镇化移民,就近入城安置,确保移民有安居之所

移民搬迁,面临着传统的社会关系和经济网络的破裂。而远迁者面临的是一个陌乡异土,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生产方式等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各种因素的影响,对移民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痛苦,加上搬迁时生产会暂时中断,所以决定移民安置不仅仅是简单的补偿与家园的重建,更是难以预料的种种风险。

就近安置,即尽量在本乡镇附近安置、就近迁入城镇安置、确保全部在江华本县境内安置。理由如下:(1)移民在心理上和生产生活方式上均易接受,易于稳定。库区移民基本上属于瑶族,民风淳朴,热情好客,习惯了林区生活。就近安置可节省移民投资,又可减少移民难度,也符合移民群众“故土难离,穷家难舍”的习惯心理,今后不存在因远迁到外地而回流的问题。林区群众对林业有较大依赖性,相反,对农田、耕地的依赖性极小,且极不适应农耕生产。试算一笔经济帐,“以土安置为主”的方式,移民人平安排6分水田、3分旱土、5分林地,一年的净产值按最好效益计算不到2000元,假设某移民家庭4口人,全年家庭收入不到8000元,那生活是难以保障的。(2)可促进库区林业可持续发展。涔天河水库扩建后,对现有的林业资源的淹没损失并不算大。一是淹没面积不大,淹没线仅仅是现有河面海拔上移60左右。二是淹没的主要是群众的生活区,而不是真正的林木主产区。因此,林区群众在水库扩建工程中失去的主要是生活区,而非林业生产区。就近安置或在近周边城镇安置,既可解决其居住和生活配套问题,又能让其就近从事旅游服务业,促进库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维护库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岂不美哉!(3)远迁或县外搬迁成本大,弊端多。体现在:迁入地点的建设难以与移民群众形成互动,有的建设虽然投入资金不变,但难合移民之意,“建设者意见”和“使用者意见”不能高度协调一致,导致“做出的鞋不合脚”。搬迁成本和费用较高,要群众支持和认可,则难度较大。迁出地政府和迁入地政府之间沟通和协调困难,移民工作容易出现“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的脱节现象,工作难以形成合力。

     开发性移民,拓展就业领域,确保移民有乐业之地。

何谓开发性移民?原水利部副部长、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李伯宁认为,主要是利用移民投资(除去必须的一次性补偿部分),充分开发利用库区丰富的土地、矿产、旅游和与之相配套的第三产业资源,由国家给移民提供稳定的生产、生活出路,使移民安居乐业,最终步入长治久安的富裕之路,根据三门峡、丹江口、新安江等水库的经验与教训,尽可能不远迁外省,以避免在几代人、几十年后返迁闹事,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扶持发展生产,为移民创造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注重提高移民自身的发展能力,调动移民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积极性,逐步做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开发性移民政策的特点就在于积极的开发,而不是消极的安置。

在江华实施开发性移民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

内部条件方面: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做好“林”、“水”、“气”的文章,把江华建成一块不受污染的净土,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全力打造神州瑶都、生态山水名县、新型工业县、旅游度假休闲胜地、绿色农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强调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旅游经济、环保经济。

外部条件方面:一是有农村生态环境优势。通过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库区森林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在县境内杜绝了工业污染源;通过在全县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等举措,使涔天河库区成为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人间仙景。 二是有农林业特色产品优势。为库区农村规模发展高效特色农林业引领了方向。三是有区位条件提升优势。随着道贺高速的开通,拉近了江华与广州、桂林等城市的时空距离,实现了江华从珠三角边缘地区向城市休闲胜地的转变,从湘南边远山区向都市特色功能区的转变,从相对封闭向相对开放的转变,为江华农村融入大都市提升了区位条件,涔天河库区作为“大都市后花园”的效应逐渐显现。四是有周边地区辐射优势。环珠三角地区先进技术、闲散资金、优势产业向江华辐射的趋势日益增强。近年,江华地方政府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工业、农业、旅游等产业项目招商呈现良好态势,周边发达地区先进技术和优势产业的注入,必将推动江华农产品科技含量的提升,促进库区经济的发展。
   
有以上基础和条件,加上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项目的强大支撑和拉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统筹城镇化建设,让那些生活在瑶山的水库移民,搬家进镇或并村入镇,减少其对土地的依赖性,移民在新家门口,能够融入江华的各行各业,有更宽广的就业和致富门路,真正实现搬得出、安得稳、能发展的良好局面。

以水口镇为例:

水口镇地处江华瑶族自治县岭东中心位置,是江华的老县城所在地,省道326线及县道穿越过境,冯河、崇江交汇于此。全镇总面积84.95平方公里,其中林业面积73.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80.94亩,其中水田面积1068亩,人平耕地0.13亩。全镇辖9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共61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1万余人,农村居民以瑶族为主,城镇居民以汉族居多。

水口镇是江华瑶族自治县岭东片的商贸重镇,交通便利,教育、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县第一人民医院是岭东片最大的医院。县瑶族小学座落于此,水口联合中学是林区片规模最大,师生最多、最广,教学质量最好的中学。县直驻水口单位和镇直单位配备齐全,整体服务功能完备,在商贸流通、城镇服务等方面具有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和中心地位。

水口镇是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的水淹区,13个村(居)中有12个村(居)均属水淹区并在搬迁范围。水口集镇需要整体搬迁。全镇移民人数8765人,其中重点是农村人口4270人,城镇居民2638人。其他1857人为机关事业单位及中小学校师生。

移民安置和集镇迁建充分考虑各方面的群众意愿,实施多套方案由群众自主选择,实行“自助餐”式的移民安置模式,即“城镇整体安置+水口现址后靠安置+沱江安置”的综合安置模式。

水口集镇整体搬迁安置区。城镇安置区的选址要交通便利,便于保持水口集镇的区位优势;要地域开阔,土地平整,便于新城镇的统一整体规划,提高城镇容纳力;要保留岭东一所大医院和联合中学,完善岭东片中心区域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和辐射作用;要建设一个规模较大的市场和商住区,吸纳水口乃至更多乡镇的城乡居民到水口新城镇居住兴业。对移民新镇要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严要求管理,把移民新镇建成民族风情特色镇、旅游休闲度假区、风景名胜区。

以水口集镇现址后靠空间为依托,严格控制规划和建筑风格,加强建设管理,建设精品涔天河水上乐园旅游区,实行严格的资金、资质审核准入制,建设高档旅游休闲度假区,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旅游经济。

以货币补偿安置为纽带,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有意愿有条件的部分居民到沱江或沱江以外的其他地方安家兴业。

以上构想,有几个好处:①城乡移民皆入城就近安置,人居环境改善优化,符合就近“下山脱贫”目标,群众好接受。②旅游产业、工商业能繁荣发展,社会效益凸显。③就业渠道宽广,群众可继续在其山场从事农业、林业生产经营活动,也可在城镇经商,还可参与旅游等第三服务产业。④库区生活污染少,生态保护和旅游经济、绿色经济、环保经济形成良性循环互动。

保障性移民,建立长效补偿机制,解决养老保险问题,确保移民无后顾之忧。

关于长效补偿资金和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和来源问题,可从几个方面统筹解决:一是移民规划的生产资料安置预算资金和基础设施建设预算资金。二是生态建设方面的政策性补助资金。三是从扩建后的水库收益中按比例提取部分。四是其他一些可争取和考虑的项目和资金。

统筹几个关系。

一是统筹把握生存与发展的关系。涔天河库区不仅仅是单一的移民个体生产生活困难问题,而是因水库淹没影响而造成的整个库区基础设施落后和经济欠发达的问题。在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布局上,要统筹处理生存与发展的各方面关系。

二是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与社会事业发展相统一。200671实行的直补扶持和项目扶持到移民的后扶政策资金,主要解决移民家庭的生产生活困难问题;如果涉及整个淹没区的交通等基础环境不改善,社会事业难以进步,最终影响移民个体的生活保障。

三是统筹库区扶持政策。20065月,国家进一步完善了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充分体现了移民个人与库区安置区农村集体的利益关系。目前,现有的涔天河水库库区农村后扶移民个人生产生活补助已经按政策进行兑现,但今后涉及到水口镇等城镇的非农业人口,是否应该享受或参照享受后扶生产生活补助呢?国家在整合安排规划扶持资金时,应当本着科学指导、统筹安排的原则,综合考虑库区和安置区各方面的利益。
  四是统筹水库生态维护,实现持续协调发展。浙江淳安人民始终把新安江水库的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上,加快发展决不以破坏水库的生态环境为代价;反之,每年还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维护水库生态环境,保护水库植被和水体;同时,库区移民为保护水库生态环境,开发生产也受到种种限制。多年来,地方政府在水库生态维护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水库生态维护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造福子孙的千秋大业。因此,我们要向千岛湖学习,建立涔天河水库的生态维护机制,把水库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开发结合起来,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用新措施确保涔天河库区社会稳定,坚持稳步实施,实现共赢。

稳步实施,加强协调,形成合力。科学的规划,如果没有严格去落实,则规划再好也是一纸空文。我们在实施规划时,要不走样,不轻易变更,避免移民规划随意更改酿成悲剧。在移民工程建设系统中,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责,又通力合作,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协调,形成工作合力,使涔天河水库扩建移民工程这台大机器正常高效运转。

依靠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移民工程是社会系统工程,做好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是关键,也是重点和难点。应该说,移民工作是天下第一大难事。在把全局利益与群众利益统一起来的前提下,还要多与群众密切联系,加强宣传、沟通和交流,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博得群众的理解,鼓励和支持群众参与,最终赢得群众在行动上的互动和支持,确保工作顺利进展,遗留问题少。因此,要层层建立群众联系站点,让群众随时随地可反映诉求、提出意见和建议,真正把水库移民问题当做江华经济社会发展大家庭的“家中事务”来和谐顺利解决。去年我到广西百色地区学习考察移民工作,百色市移民局长罗家藩同志说的两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感觉在今后工作中会十分管用。一句是:你别太过于担心移民今后的吃饭和生计问题,现在的社会不会饿死人。另一句是:道理讲清,利害说明,政策讲白,他们不听,怎么办?按移民群众自己的决定办,他不好怨天尤人!我琢磨他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开展工作胆子要大些,不要瞻前顾后,要充分相信群众谋生的能力和智慧;二是听取群众意愿,尊重民意,按群众的意见办事。

研究政策,寻求支持。水库移民毕竟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仅靠县内力量是难以解决的,必须通过加强移民政策法规研究寻求支持。以新安江为例,实施了中国首个跨省水环境补偿试点。新安江是目前全国为数不多的比较健康的河流之一。新安江黄山市段8个例行监测断面水质均长年达到或优于三类标准,达标率为100%。安徽黄山市等地经济原本较为落后,多年来为了保护流域生态环境,又以牺牲自身发展为代价,延缓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目前由财政部、环保部牵头制订试点实施方案,确定了“明确责任、各负其责,地方为主、中央监管,监测为据、以补促治”三原则,由中央财政和安徽、浙江两省共同设立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基金,其中2011年基金额度为3亿元。

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同样是上游的江华人民保生态做贡献,下游人民受益,这一点与新安江水库如出一辙。江华能享受这种“下游反哺上游”政策吗?等等问题有待我们思考并争取支持。

水库移民工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鸡毛蒜皮,点点滴滴皆关乎移民群众的利益,关乎社会稳定,关乎一个地方一个时期甚至是长期的发展!我真切感受到今天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多么正确,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多么重要!

我们坚信,在省、市的关心支持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人民的大力参与和支持下,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一定会顺利建成!移民工程一定会成为群众的致富工程、幸福工程!

作者:罗平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江华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