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新审视资源优势 倾力推进转型发展

来源:湘江乡党委 作者:周银兵 编辑:redcloud 2012-05-29 20:53:06
江华融媒
—分享—

 湘江乡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路子,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面对“老、少、山、穷、林”的特殊乡情,需要我们用解放思想来重新审视。根据县委“四大战略”、“五个打造”、”六个全国第一”,建设全国民族经济强县的奋斗目标,我们毫不犹豫、满怀信心地选择了生态旅游的发展路子。要推动生态旅游的快速兴起,实现湘江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在更高的层次、更深的程度、更广的范围继续解放思想,需要我们以守土有责的使命感和奋发有为精神状态来研究解决转变发展方式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破解好各种发展难题,做到重实干、讲实效。“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我认为,湘江乡生态旅游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就在黄龙山景区的迅速开发。经过调研和思考,对该景区的开发形成了一些粗浅的想法,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黄龙山原始森林生态旅游区概况

黄龙山位于我县东北部,地处湘江乡庙子源村、国有林场麻江分场,东与蓝山县紫良、荆竹接壤,西、北与道县洪塘营、宁远县九嶷山毗邻,距县城沱江90公里,属南岭山脉萌渚岭山系,为湘江的重要源头,最高海拔1826米。总规面积20余万亩,控规面积10万余亩。黄龙山气势磅礴,雄奇险峻;山舞银瀑,云荡溪流;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奇花异草,漫山遍野;珍稀动物,随处可见;土产特产,品质非凡;气候温和,舒适宜人;天然氧吧,“华南之肺”。沉睡了千万年的黄龙山,集瑶文化、舜文化、佛文化、红文化等于一体,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山、石、水、泉、瀑、洞、峡、寺庙、历史遗迹、瑶族民居等交相辉映,是中南与华南交接地区少有的原始森林,为全县旅游发展总规六个重点项目之一,目前已准备申报国家森林公园,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

二、黄龙山原始森林生态旅游区开发的初步构想

(一)开发原则。一是保护性开发原则。二是梯度推进原则。优先重点开发,尽快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森林旅游产品。三是市场导向原则。四是产业联动,协调发展原则。充分考虑旅游业、林业之间及其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五是内外联动,同步发展原则。招商引资与充分动员当地居民参与,牵引山区群众科学快速同步发展。

(二)开发主题和定位。主题是:问源湘江、探秘黄龙 ;定位是:森林探险、森林观光、健身养生、科普艺术、文化体验、度假休闲。
  (三)旅游产品和内容。主要有森林探险产品、森林观光产品、度假休闲产品、健身养生产品、文化体验产品等。

森林探险产品:森林探险、峡谷探险、湘江源头探险;

森林观光产品:以壳斗科常绿阔中林为主的原始森林、黄龙瀑布、黄龙温泉、以杜鹃为主的花海、以斑竹为主的竹海、黄龙雾海、高山天池、飞来奇石;
   
度假休闲产品:黄龙山是气候总体温和,植被丰富,负氧离子高,清爽宜人。尤其是盛夏酷署时节,是度假休闲的圣地。

健身养生产品:登山、攀岩、山地自行车、森林浴、温泉;

文化体验产品:瑶文化体验、舜文化体验。

(四)经营管理模式。为保护原始生态环境不受破坏,黄龙山原始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经营模式采取功能分区模式,大致按生态观光区、文化活动区、养生度假区、接待服务区划分设置。黄龙山原始森林生态旅游区以原始自然生态观光、营地休闲度假为核心。旅游接待服务设施都安排在核心区以外的综合服务区。该功能区属于黄龙山生活服务配套区,以票务、停车、餐饮购物、住宿和综合管理为核心功能。

(五)景区景点建设。主要包括:黄龙山温泉度假村、森林栈道、森林度假屋、游客中心、湘江源地表景观、高山瑶民俗文化村、黄龙山亲水游乐中心、野生动植物园等。

    1、黄龙山温泉度假村。以瑶族文化为主题,以优质温泉为核心,以健康养身为内涵,以自然山水为依托,将瑶族药浴文化与养生休闲、温泉洗浴三者完美结合,打造独特的瑶文化主题温泉度假旅游区。

    2、黄龙瀑布和亲水游乐中心。集观赏和参与、娱乐为一体,让游客充分感受黄龙山的钟灵毓秀,好山出好水,乐在其中。

3、 高山瑶民俗文化村。布局精巧、建筑灵秀雅致,具有鲜明的高山瑶建筑特色。承担起周边区域特色商业服务,主题餐饮住宿,购物休闲等多重旅游功能,成为旅游区核心的旅居生活商业中心。

    三、黄龙山原始森林生态旅游区开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黄龙山原始森林资源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开发面积广阔,所需资金大,建设周期较长,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竞争激烈、投入不足、人才匮乏、配套设施缺失、旅游路线难以形成等方面,其中当前最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观念转变不快,生态环保意识、旅游经济意识仍然薄弱。林农世代“靠山吃山,伐木为生”,各级各部门和干部队伍对此也早已形成了固有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加之对生态旅游发展的缺乏直接体会,致使想既得利益多、想困难和问题多,谋深谋远思变少,从而思想徘徊、信心不足。

     2、工作机制不健全,工作合力没有很好形成。县委、县政府作出决策部署后,相应地出台了文件,成立了领导小组,形成了相关的工作机制,指导思想明确,但在部门、乡镇一些具体职责上还不够清晰,致使无所适从或等待观望,难以形成合力。

     3、山路弯多陂大,可进入性相对较差。林区地形复杂,山高路弯,公路等级低,进出的舒适感较差,就黄龙山而言,目前所能勉强到达的地方,还只是大黄龙山的山脚、小黄龙山的山边。这是当下黄龙山旅游开发面临的首要问题。

     4、资源调查进度缓慢,效果不佳。黄龙山景区山锋较多、连绵起伏、沟壑纵横、树木丛生、藤蔓交错,因多年无人进入,现在是基本无路可寻,难以攀行,而且半山以上雾天较多,加之调查人员摄影、绘图、林相等知识缺乏,资源调查效果很不理想。   

    四、推进黄龙山原始森林生态旅游区开发的对策措施

    1、强化转型发展意识,构建强力推进工作格局。一是加强宣传。采取开会、座谈、发放资料、观看专题片、专家讲授和组织外出参观等方式,在全乡上下掀起解放思想大热潮,对现有发展方式与生态旅游发展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不断增强干群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旅游意识,让保护生态旅游资源成为一种自觉行动。二是明确责任。选出重点开发项目,明确责任主体和工作要求,加强领导和调度,以点的推进带动面上旅游的发展。建议重点项目由旅游开发领导小组一名县级领导挂帅,县旅游投资公司负责,项目所在地乡镇村和单位积极参与,以便于工作协调和落实。

    2、改进资源调查方式,加快国家森林公园申报。将包括国有林场麻江分场和湘江乡在内的大部分或全部林地,统一由县人民政府向上申报为黄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操作上可借鉴其他市县的申报模式,先与上级林业部门搞好衔接,解决好申报所需资金,然后全权委托有资质的林勘设计院进行勘察设计。这样,既摸清了资源底子,又节省了申报成本。

    3、采取不同攻略,分期梯度开发。第一期为基础性开发,今明两年全面完成。以自驾游为主,市场以青年探险爱好者为对象,主要项目是:原始森林探险、露营、攀登高峰、徒手或装备攀岩等。主要建设内容:①X081县道三期硬化工程;②砂坪至黄龙山、滑油至湘江旅游公路建设;③至瀑布的游步道;④至黄龙山顶峰和相关景点的山路;⑤三至五个山上休息亭;⑥争取启动过境湘江的蓝山至开山省道建设;⑦统一建筑风格,引导林农在黄龙山周边(保护区外)建设适量的农家乐和家庭旅馆。本期开发以县旅游投资公司投资为主,信息在驴妈妈旅游网上发布。

第二期为实质性开发,从2013年开始,用35年时间。项目信息在网上、商洽会上发布,招商引资,制定详规,合作开发。以观光旅游和健身养生为主要内容。具体项目是修筑景区道路、建设游客综合服务中心、黄龙瀑布和亲水游乐中心、黄龙山温泉度假村、高山瑶民俗文化村、九嶷山至黄龙山旅游公路建设。要想方设法争取湘江经蓝山上二广高速、厦蓉高速连接线立项建设,改变黄龙山交通末端现状。根据保护开发原则,景区道路以高质量的窄道和栈道为主。45米的高质量水泥或油路,以游览花车(马车)或小型游览汽(电)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届时,逐步将黄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纳入大桂林、大湘西、珠三角旅游网络。与此同时,旅游产品的研制开发,旅游服务系统的建立健全和完善要同步推进。这一时期,要借助各种活动,在主流媒体和大型旅游会展上宣传推介,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友好合作,逐步提升旅游景区影响力。
  第三期为扩张性开发,以提质升级、打造品牌为主要内容。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创建新的旅游新产品。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旅游内涵,让生态文化成为森林旅游的新亮点。加强宣传和促销,制作宣传画册、光盘和旅游纪念品,在高速公路、铁路、公路主要干线,制作大型风光喷绘广告,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促销网络,将黄龙山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森林文化展现给世人,向国际化、全球化发展。

4、创新投资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一是紧紧抓住打造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建设湘江风光带的大好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开发建设旅游基础设施。二是整合强农新农村建设、扶贫、水利、交通等强农惠农资金,加大对旅游产业的引导性投入。三是制订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商、企业、民间资本等投入旅游建设。

    5、结合过境省道升级改造,开发建设民族风情小镇。与上级交通部门取得联系,掌握省道布线信息,以保证通行顺畅和改善旅游区沿线风貌为目标,及时拿出小城镇建设规划。采用县城征地和新农村建设用地相结合机制,与景区开发同步启动,统一风格,将民族元素、山水元素、森林元素融入其中,依势而建,打造一座风情别致的民族小镇。


   

来源:湘江乡党委

作者:周银兵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江华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