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走近水东

来源:江华新闻网 作者:谢俊义 编辑:redcloud 2012-04-24 11:36:52
江华融媒
—分享—


    巍巍的萌渚岭,清秀迷人的天河瑶池边,孕育了一座既神秘而又迷人的小山村——水东村。
    从县城沱江出发,往东南方向沿着一条宽阔的水泥路只需乘坐二十来分钟的车就可以到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高耸、古朴、厚重的炮楼,楼顶造型别致,四周青砖琉瓦,看起来是那么的古朴、厚重而肃穆。据说它还是清朝年间修造的呢!并且还曾用来躲避和抗击过盗贼和土匪的抢夺。听村里的老人说,日本鬼子从这里经过的时候,村民们还用它来抗击过日本鬼子的烧杀和掠夺呢!走到村前,我们看到那中间两根硕大的朱红立柱支撑着一间青堂瓦舍,两边呈“八”字型敞开的一座古老大门楼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了,上面写着“诰封第”、“村名水东村”的鎏金村牌!仅此一点,就足足可以看出水东村的神秘了。
    走近大门楼,一条光滑、古朴的青石板路将一座座古老的大堂屋连接起来。我们踏着石板路,沿着古巷道,进入古堂屋,四处探秘。看到正堂屋和两偏屋中间都有大天井,宽敞而明亮,正是由于有了天井的存在,屋内才有阳光照过和新鲜空气的注入,里面宽敞而明亮,人住起来才悠闲舒适。,这些古堂屋布局呈“丰”字形结构,南北朝向。一般由上中下三进堂和左右两厢房组成的典型江南客家古民居。整座房屋分为正房、厢房、下房,在正房与厢房、厢房与下房之间各有一个天井。正房是家中长辈住的,厢房是家庭成员或客人住的,而下房是长工和打杂人员住的。房屋天井结构呈“回”字型,四周及中间用青石板铺成。屋顶及外檐采用斗拱支撑,樑楫枋上,花纹雕饰精美生动,有松竹梅兰,有游龙戏珠,还有喜鹊和祥云等图案;房门窗棂上更是精致典雅,或松鹤长寿,或仙桃寿果,或麒麟游宫,或龙凤戏珠,或鲤鱼跳龙门……,无不神形兼备,栩栩如生;无不惊叹古人高超的雕刻技艺!而屋顶正中直线与曲线的巧妙结合,形成了向上微翘的飞檐。这不仅扩大了屋内的彩光面,而且还增添了古堂屋轻盈飞快的美感。而格外引起我们惊奇的是:堂屋上方悬挂的“体寿乔松”红底鎏金牌匾。据说它是清朝咸丰甲年(1854年)诰授朝仪大夫、翰林院编修、四川潼川知府韩春华为正九品官王贵开之父月舫老人七十晋一岁寿诞送的一块贺匾;在第四间古堂屋王大恩的家里看到正堂屋上悬挂的一块“笃庆太原”红匾两边是一幅考究的对联:世德应三公,家声传四杰。再往里走,中房上又悬挂着一块“庆衍齐眉”的金字牌匾,这是光绪四年(1878年)翰林院侍讲、提督湖南学政顾苍波为文生王贵安父母分别满七旬、八旬双寿之喜时送的一块贺匾。走进堂屋,正中挂有一块”盛世耆英“的红底烫金牌匾,它是清朝同治元年(1861年)丁己科举人、江华儒学教谕谭兴龄为王思翁荣膺九品冠带及其子王贵安考中秀才送的一块贺匾。在第六间古堂屋,一块“人寿并书”红底金匾,直到今天还保存完好如初!它是钦命翰林院编修、提督湖南学政张享嘉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为廪生王恢张、文生王恢器、监生王恢远之父竹楼先生七十晋一岁生日题的一块寿匾。这五块牌匾,现已保存了100多年了,它们真实地记录了水东村民许许多多、神神秘密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和水东村落的兴衰历史和苍桑变化。你走着、逛着、看着、寻找……,一定会找不到出来的路,反复到处都是古堂屋!听村里80多岁老人王步尺介绍说:该村最早是从广东迁过来的,迄今有300多年了。村前的大门楼是清朝秀才王大志所建,他曾到过广西富川当过知县,又到过四川潼川(今三台县)任知府,是朝庭正五品官员,门楼上悬挂的“诰封第”就是明证。因为在清朝,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享受皇命诰封,水东村由于是诰封第,在外名声显赫,故历届知县走马上任前都要到此登门拜访。
    当你欣赏过那古朴舒适的古民居,精湛绝伦的雕花技艺和那神秘传奇的人物故事后,一不会错过清塘村那清香扑鼻的荷塘。假如你五、六月来到这里,那必定是品赏荷花的最好季节!每当这里荷花盛开的时候,那清粼粼的水塘,倒映着涵苞初放的荷花;那调皮的蜻蜓正逗诱着那张着大嘴的鲤鱼,窜来蹦去呢!不时还传来“噗通!噗通!……”的水声。如果遇到那些享受垂钓乐趣的游客,拖着上钩的大鲤鱼,那真是美哉乐哉!当骄阳漂过来的时候,你可以躲在荷塘边的垂柳下,丝毫不会影响你的赏荷和垂钓的雅兴。而当你品赏过这些荷塘美景之后,不想看看溪江晓雾吗?溪江晓雾——那不是我们想看就能看到的。除了长年居住在水东村附近村庄的村民外,全县恐怕没有多少人看到过她的尊容!
    说起溪江晓雾,看过她的人们一定会和那“仙人洗脸”是连在一起的。说起这“仙人洗脸”又与水东村后面靠近牛尾道村的“德仙岩”的传说又有直接的关系。
    相传距今约三百五十年前,在现今的码市镇,生活着一对夫妻,他们以熬酒磨豆腐为生,过着清苦而简朴的生活,夫妻俩中年方得一子,为此,对儿子呵护有加,日子倒也和和美美。不想天有不测风云,丈夫在一次外出卖酒卖豆腐时,几日不归。妻子、亲友和邻居寻遍附近的村村寨寨,却不见踪影。最后,于深山密林里,找到了丈夫装酒卖担的木桶和竹箩,以及丈夫出行时穿的衣服,还有散落的白骨,方知,丈夫定是被山中的大虫(老虎)吃掉了。
    从此,母子俩相依为命。寡母好不容易将儿子养大成人,并娶一大户人家千金小姐为媳。哪知,儿媳大小姐脾气不改,加上嫌弃这个贫贱的婆婆,不仅不尽赡养义务,还将婆婆赶出门外,不得回家。
    年迈体弱的婆婆,万般无奈,被迫离开码市,沿河而下,以乞讨为生,其间的酸甜苦辣,无须细说。
    一天,阴雨霏霏,于暮色苍茫的傍晚,两天未进食的婆婆,远远看见,河面宽阔的河畔边居住着几户人家,那袅袅炊烟牵引着老婆婆的脚步,不想雨天路滑,一个趔趄跌落深谷……
    醒来的时候,是第二天下午了,环顾四周,发现自己在一个十多米深的岩洞里,旁边堆放着食物和银元。梦幻中,老婆婆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岩洞里的?又是谁救了自己呢?依稀中,记得几人好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对!老婆婆终于想起来了,原来,在神像上见过他们,在壁画上见过他们,他们是汉朝时期的张良、韩信、萧何……这时,老婆婆知道自己是遇到仙人了。
    从此,老婆婆就在岩洞里住下来,并潜心修炼,广布善缘,最后修成正果,得道成了仙。
    后人就把这个岩洞称为—德仙岩。为纪念这个得道成仙的婆婆,后人在码市镇修建了娘娘庙。为彰显孝道,戒勉后人,惩罚这个不孝顺的媳妇,让她永永远远给婆婆送洗脸水。因此,每天早晨,特别是晴朗天的早晨,一片片白霭霭的云雾,自码市沿着河道下水口到雾江,越过涔天河水库,再跨过大涔牛岭后汇聚成一条长长的白雾,就像一条厚厚的白脸帕沾着晶莹的水珠慢慢的飘进得仙岩,给那刚刚睡醒的仙人婆婆洗脸呢!然后,那给过仙人婆婆洗过脸的雾水又从仙人婆婆脚下的岩洞穿过,从溪江岩洞缓缓飘出……,这就形成了今天著名的“溪江晓雾”景观!难怪人们一直都在说:从水东村出来的姑娘、小伙的肌肤都是白嫩白嫩的,这也许是沾了仙人的光吧。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这里的水好,这里的风景更迷人吧!
    走进水东,既近又远;既朴实又美丽;既亲近又神秘!

来源:江华新闻网

作者:谢俊义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江华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