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意犹未尽,又迎来了瑶山小镇码市独特的“火烧龙狮”闹元宵。“火烧龙狮”是江华瑶族自治县码市镇瑶胞久传的风俗,独具特色。相传码市街原来都是木板房,经常发生火灾。瑶山人家就用“火烧龙狮”的仪式驱除灾难,祈求平安。
农历正月十五,码市街头张灯结彩,人团锦簇,锣鼓喧天,瑶山人家正在举办民族民间文化旅游节和“火烧龙狮闹元宵”活动。早晨,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天气阴冷,但是小镇街道早被围得水泄不通,有穿带瑶族服饰的瑶胞、有衣着时髦的年轻情侣,也有带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发烧友。上午,各村传统民俗演出队巡游表演:龙狮队、秧歌队、腰鼓队、人物反串扮演等节目让人们大饱眼福。
真正高潮的节目是“火烧龙狮”。傍晚时分,许多群众准备好了长短不一的条炮和烟花。为了方便燃放,将一端的包装纸拆开,露出一截引线,整齐的堆放在门口。“不能用长卷的鞭炮,否则容易缠绕在身上,伤人。谁家放的鞭炮多表示谁家有钱”一位知情人说。
忽然,急促的鞭炮声从远处传来,烟花冲天而起,煞是好看,引得人们大声惊叹。“开始啦、开始啦……”人群欢呼起来,往烟花处涌去。晚上7点多,踩着铿锵有力的鼓、锣声,龙队、狮队游街拜年了。接受拜年的人家不用掏“红包”,而是点燃了烟花爆竹扔过去,谓之接龙。当龙队、狮队一走近,鞭炮就排山倒海般扔了过去。刹那间,火光四起,硝烟弥漫,鞭炮声震耳欲聋。人们搂一把鞭炮在怀里,一封接一封的将鞭炮点燃扔向龙队、狮队,谓之“火烧龙狮”。扔鞭炮的人大都经验丰富,不慌不忙,专朝龙头、狮头等处扔。有动作迅速的年青人爬到楼上去,居高临下一阵狂撒,宛如下起了鞭炮雨。龙队、狮队被浓烟包围着,头上、身上、地上全是噼里啪啦炸响的鞭炮,奇怪的是却不着火。
渐渐地,看见几个瑶胞戴着头盔、舞动着龙、狮朝我们走来了。龙队、狮队前面有乐队开路,一大鼓,一锣,一钹。狮子由两个人舞,一人手举狮头,狮头是挡鞭炮的好武器。狮头后面拖一面长花布,由后面的人牵引着,做狮子的腰体。如果有鞭炮扔在狮身上,后面的人可迅速放手,让鞭炮落在地上。舞龙的每个人持龙的一个部分,并不相连,只是排成队,成龙状。这样每个部分都可以自由活动,还可以用手中的龙体去挡开迎面飞来的鞭炮。为了尽量避免被炸伤,龙队、狮队的小伙子们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头带头盔,身穿厚厚的衣服,衣服接口处用毛巾扎好,防止鞭炮钻进去。街上还备好了水缸、消防袋等消防设施。我随同事来执勤参加保卫活动,开始担心发生安全问题,看来多虑了,也就安下心来欣赏。
龙队、狮队所到之处,一排排早就摆好的烟花和震天雷这时发威了,一枚枚烟花带着火光拔地而起,直冲云宵,在天空中发出震耳的爆炸声,绽放成一朵朵美丽的烟花,重重叠叠、五颜六色,把整个天空点缀得多姿多彩,闪光照得街面如白天一样。火光亮处,龙队、狮队的瑶家小伙们腾挪闪移,从容不迫。甚至有的向人群做出挑衅的手势:让鞭炮来得更猛烈些吧!几个胆大的后生仔于是冲到它边上,将鞭炮扔进了狮子嘴里。有的小孩子也加入进来,但是不得要领,乱扔一气。几个女孩子也想跟着火烧龙狮,却又怕脏了身上的漂亮衣裳。有的把手上的鞭炮放完了,又冲进屋里抱出一捆来,兴高采烈地开始新一轮大战。此时的码市火树银花、春意盎然。这是一个充满了魅力充满了激情的夜晚。
瑶山低矮的木板房早已作古,瑶胞都住进了几层高的新楼房,然而“火烧狮子”的风俗却一直保存下来,瑶胞们在“火烧龙狮”的狂欢中尽情地宣泄心中的喜悦,庆祝今天的美好生活,憧憬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好的收成。
来源:江华新闻网
作者:刘清泉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