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放歌千里大瑶山

来源:江华旅游网 作者:江华旅游网 编辑:redcloud 2012-02-29 11:44:23
江华融媒
—分享—

    在湘粤桂三省交界处,巍巍萌渚岭,绵绵姑婆山,孕育了一个美丽、富饶而神奇的地方,这就是被誉为“中国瑶族第一县”的江华瑶族自治县。这里竹木参天,云雾缭绕,溪泉潺潺,一幢幢古朴别致的吊脚楼,巧妙地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一个个身着色彩斑斓服饰的瑶族男女,辛勤地在林间山地里劳作;一首首瑶歌,如一枝枝鲜艳夺目的山花,怒放在山间,芬芳着山里人的日日夜夜。那三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配着九山半水半分田,那九江、十八冲、四十八寨,我只走了一江、两冲、三寨,但是,在那短短的三天里,我无时不为清清涔天河、巍巍大瑶山的壮美景色所陶醉,无时不被浓浓的瑶家风情所迷恋,无时不为瑶族乡亲的热情所感动,以至于我无法完整地讲述我的行程。
    引子
    一到江华,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的小李科长便带我和四玲妹妹去号称瑶族盘王第一殿的盘王殿参观。虽说我向来讨厌后来人修的金碧辉煌的庙堂殿宇,但还是怀着无比崇敬的感情瞻仰了瑶人最崇拜的始祖盘王塑像。随后,小李带我们来到盘王城边、平头岩下的平头岩瑶寨。其实,这里是一个供应瑶家特色饮食的地方。数座极富特色的吊脚楼就是数家瑶菜酒楼。在一座叫玉梅楼的酒家,我问老板三毛,这里可否住宿,三毛起先为难地说,我这里是酒家,没有客房啊,随即,又很爽地说,你若不嫌,我在楼上腾一间房给你住。傍晚,好说歹说送走了四玲妹妹(临别时,四玲说,你的DC充电器坏了,没有相机怎么办,这样吧,把我的傻瓜相机拿着用。她明知我不再回江永的,却毫不犹豫地把她的相机留给了我,于是,这以后,我都是用四玲的相机拍照。其实,那里我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如四玲妹妹一样待人真诚)。送走四玲,我便到玉梅楼和三毛老弟聊起了行程。我说,打算明天进大瑶山。三毛和另一家酒楼的老板小蒋一听,立即反应道,进大瑶山要走很多路的,当天肯定回不来,随即又补上一句:那里是过山瑶,很瑶的。我一听就乐了,要走很多路,当然要翻山越岭;当天回不来,那就要住道地的瑶家吊脚楼;很瑶,说明那里的瑶族风情纯正、地道,正遂我愿啊!三毛见我很固执,便说,“你去大瑶山,没人陪是不行的。这样吧,我去和你弟嫂说说,她若同意,明天我陪你去。”其实,弟嫂是个很贤惠、随和的人,根本没有不同意之说,三毛老弟不过是趁机在太太面前作了把“惧内”的秀。于是,初步定下,次日去湘江乡的竹瓦瑶寨。三毛外家公公过去是那里的瑶家师公,在寨子里很有威望。正说着,来了一位客人,三毛介绍,这是江华第一任旅游局长黄局长。黄大哥听说我要进瑶山,便说,江华的山山水水没有比我熟的了,正好我现在赋闲,明天我陪你去。去竹瓦是不行了,三天都不一定回得来,去龙虎吧。和三毛、小蒋、黄大哥吃完饭,送走黄大哥后,三毛老弟对我说,我们去盘王殿散散步,谈谈心。在盘王殿下,三毛跟我说,大哥明天去瑶山,建议你买些烟酒、糕点、水果带上。当然,你即使空手而去,山里的瑶族乡亲一样很热情,但你带些礼,说明你对他们很尊重,这不是给我和黄局长面子,而是你对瑶族人民的感情。
    走进千里大瑶山
    次日一早,黄大哥带着县政府的车,载着我驶入瑶山里的雾江村。在雾江村的码头,黄大哥又拉上一位瑶嫂,我们乘着快艇溯涔天河而上。流淌在崇山峻岭间的涔天河,宽阔蜿蜒,水绿得令人心悸,据黄大哥说,这河有百多公里长,两岸大山里的瑶族乡亲都是翻山越岭到河边,然后乘船出山。我们的船在涔天河上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在漕滩向渔家买到一条敲白鱼,渔家说,你们运气好,这敲白不大打得到。在观音冲,我们吃了午饭,又买了一只土鸡。瑶嫂告诉我,她的夫家就在这观音冲寨子,这寨子因为过去有一座藤观音而得名。文革时破四旧烧观音,这藤观音身上居然流出血来,听得我毛骨悚然,真是匪夷所思。在一处河滩,我们弃船上岸,开始翻山越岭,去龙虎寨。
    一入得山来,我就迷恋于这个青山绿水的环拥之所,不能释怀。说不清是有些激动,还是因为格外虚静头脑过于敏感,我的情绪有些异常,细雨静静的飘洒,轻轻落入深峡,薄雾漫漫地飘满山谷,心绪也随着悠悠清韵的过滤变得如微雨薄雾一般。此时,我实实在在地被大瑶山俘虏了。
    这里有最古朴的原始美,一条小溪可以陪着我们一路欢歌到山尽,更不用说那绿水的路转溪桥忽现了,而连绵的山峦则是永久地相偎,那是让人剪不断的大山情结。
    太阳在这里总是斜的。有山的阻隔,它总不能穿透这里的亘古,站在高山之巅遥望远远的涔天河,我总怀疑绿水是不动的,像极一品酽茶。那青山绿水只是一味地静,似乎已忘却了这世间一总的纷繁芜杂,唯有恒久亘古的清幽与遥远。太阳真正斜下山腰的时候,会有一带的金光鳞片漂浮于酽茶之上,风起时,吹皱万丈水波,于是,夕阳立下的青山绿水便似一首晚风吹动的渔歌子。
    一路上,瑶嫂背着竹蒌,不断地采摘野菜,瑶嫂摘下一扁长的叶子折断让我闻,一股浓香直冲脑门,瑶嫂说,这是沙姜叶,闻了醒脑解乏。
    不知翻过了多少座山,近傍晚时分到了龙虎瑶寨。这里的瑶族乡亲全是过山瑶。瑶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民族,早在隋唐时期,在湘粤桂三省交界处就形成了最大的瑶族居住区。如今,瑶族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民族,遍布亚、欧、美、非等洲,人口达200多万。瑶族的民族意识、根的意识很强,据说,美国的瑶族还成立了瑶人协会,美国会还专门通过决议,封了个瑶王。在千家峒时,郑主任就告诉我,欧美的瑶胞回来寻根问祖,会说英语,但汉语说不好,然而,用瑶话沟通,却一点问题都没有。在江华千里瑶山,根据居住地及生活方式等特点,一般将瑶族分为两类:一类是“平地瑶”,聚居或杂居在岭西丘陵地带农区,与汉族和睦共处。另一类是“过山瑶”,散居在岭东林区高山峻岭间。十二姓瑶人被迫从千家峒逃离后,便各奔前程,分别进入广西、湖南、广东、贵州,千里跋涉,一无所有,全凭勤劳的双手,开荒劈岭,栖身山头,耕种数年后,土地贫瘠,又得迁徙,瑶歌相传:千里开田来就水,万里抛心来就山,吃了一山又一山,背起竹蒌把家搬。这就是过山瑶的来历。
    青山绿水之间,云雾缭绕深处,几声狗吠,荷一支猎枪,腰挎一把柴刀,或背一背篓,服装鲜艳异常,在山间打猎、种包米、采山果......这便是过山瑶生活的真实写照。当然,现在生活在瑶山里的瑶人已成了山林的守护者。
    一到龙虎寨,我便感受到浓浓的瑶家风情。悬挂在瑶家灶屋上方黑乎乎木炭般的“腊肉”,是盘王留下的怀念;从母鸡妈妈羽翼下探头出来的是刚出生的小鸡宝宝,大的和小的同时瞪着圆溜溜的眼睛望着你,只不过有一个是警惕的,有一个是好奇的。而八九岁的半大小子坐在狗上纵“狗”驰骋,也无须吃惊,这是瑶家独有的“恋狗情节”。我们到达要落脚的一户瑶家的吊脚楼时,这家的主人做田还未回来,门却不锁。据说,这里的民风极正,瑶胞出门,走得再远,去得再久,也不锁门闭户。黄大哥把我们带的礼,买的鸡鱼往墙上的木钩上一挂,说,不管他,我们先去转山。谁知,这一挂,却是有讲头的。原来,这挂袋子是饶有风趣的瑶家待客的典型礼节。客人到了瑶家,只要把随身携带的袋子往屋墙上的挂钩上一挂,就表示要在这家用餐。不用事先说明,主人自然会留客人在家里用餐。如果不懂这规矩,老把袋子等物放在身边,主人就以为你还要到别处去,吃饭的事往往落空。果不其然,当我们在山上转了一大圈回来后,主人家早已准备好一桌丰盛的瑶家饭菜。
     按瑶家的风俗,客人是由家里最年轻的姑娘接待,若客人留宿的话,还把她们的闺房让给客人。吃饭时,由她为客人斟酒添饭,主人则频频向客人夹菜敬酒。在瑶家,金黄厚实的腊肉被奉为待客的上品,主人会热情地把大块最肥的腊肉夹给客人。黄大哥悄悄对我耳语,不管喜欢不喜欢都要接受,这样,主人才会高兴。吃瑶菜,瓜箪酒是绝对少不了的。随着一声声“咳丢瓜箪”(瑶话,喝瓜箪酒),客人不必拘束过谦,只管开怀畅饮,这样,主人认为客人看得起瑶家,会越发高兴,备加亲热。顺便说一句,在岭南的这段日子里,走到哪里,都是天天瓜箪酒,顿顿有腊肉。有道菜令我难忘,看上去像干豆角,很鲜美,吃下去,瑶嫂才告诉我,那是蚯蚓。并说,过去他们很苦,养的一些鸡和蛋舍不得吃,要换油盐日用品,要想吃点荤,就上山挖蚯蚓。饭后,热情大方的瑶妹站在门口唱起歌来,但是,这歌绝不是单单唱给你听的,而要你和她对歌。我当然没有那机智,在众人的哈哈大笑中很是尴尬。晚上,安排住宿,这家的瑶嫂对我说,你是远方来的客人,我家太烂(意思是比较破旧),邻居家是新楼,去他家住。我客气地说,不必了,这里很好。可瑶嫂执意不允,黄大哥说,去吧,入乡随俗。于是,我跟着瑶嫂出门,出了门才知道,我的天!到这邻居家居然要翻过一座山头。

来源:江华旅游网

作者:江华旅游网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江华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