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也叫孔庙、学宫,为儒家礼教精神的重要物质载体。江华文庙位于旧县衙、现江华二中之东南,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豸山凌云塔隔洞相望。“唐神龙元年(705)创建于旧县东,宋崇宁中移置县北,建炎三年(1129)又迁县东,明洪武初拨赐膳田,知县杨守礼(洪武二年1369)因学宫倾圮于旧址复建,知县姚琳永乐八年(1410),知县胡琏正统九年(1444)重修,天顺六年(1462)巡抚吴澄闢、知县唐惟善、训导刘宏募材修饰”。文庙娄遭战乱兵燹,风雨剥蚀等自然灾害,娄损娄修,据道光《永州府志》、同治《江华县志》和历代修缮碑刻记载,规模较大的修缮、改建、扩建还有:宋绍定二年(1229)知县许洄;元知县雷元,知县罗汶;明正德二年(1507)知县陸隆恩,嘉靖四十四年(1565)县令陶銮,隆庆二年(1568)知县蔡光,崇祯五年(1632)知县彭弼微;清顺治戊戍(1658年)县令林调鹤、教谕李嘉卉,康熙二年(1663)县令詹惟圣,康熙二十五年(1686)县令高珍,康熙三十九年(1700)知县李埴,雍正十年(1732)县令郑鼎勲,乾隆五十八年(1793)县令王玉辉,道光五年(1825)县令姚熊飞,最后一次修缮是同治四年(1865)教谕雷承厚、乡绅王燦羡(王德榜父)。
江华文庙建筑规模壮观,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占地面积为湘南文庙之首。为宫殿式建筑,飞檐斗栱,庑殿顶是古代建筑中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屋顶上的瓦件颜色也是高等级的黄和绿。明代规定,“庶民所居房屋不许用斗栱及彩色装饰”,因此,只有皇宫和少数较高等级的宗教建筑可使用黄琉璃瓦,而王府等级的只能用绿琉璃瓦,一般民居只能用灰瓦,不准使用彩色屋面。大清律例也有“庶民房舍不得用斗栱彩色装饰”的规定。远视文庙红墙黄瓦,金碧辉煌尽显其威严和神圣。层脊两头处有龙样的动物鸱吻,四角也饰以龙、凤、狮子、天马、狻猊、獬豸等高规格的祥兽。建筑构件也以绿色为主装饰。文庙座北朝南,布局严谨。主体建筑大成殿又称先师庙,为当年祭孔的主要场所,每年府县学主官春秋致祭,三年一大祭。殿内正中供有孔子塑像,神位正中南向,高二尺三寸七分、阔四寸、厚七分,座高四寸、长七寸、厚三寸四分硃地金书,像坐刻碑《御制至圣先师孔子赞并序》。左右有颜子、曾子、子思和孟子塑像,称“四配”。两侧又有塑像12尊,他们是闵损、冉耕、冉雍、宰予、端木赐、冉求、仲由、言偃、卜商、颛孙师、有若和朱熹,为“十二哲”。上述16位学者是儒家学派公认的正宗继承人。大殿正门上方和正殿内悬挂历代帝王御书匾额。墙外四周青绘七十二子和二十四孝图。大成殿前为杏坛、其围石栏为杆青石质、浮雕以精美传说故事,石阶中央石雕巨大蟠龙。大成殿殿前两旁为钟鼓楼,右前为东西两庑从祀先贤、先儒,再前为戟门,门之外左为名宦祠,入祀官员在国家教化,基层控制,民间信仰方面影响显著。(明清祭祀名宦属于国家祭祀体系中的祭祀先师系列。国家遣官祭祀,行少牢礼。)右为乡贤祠(明 清 时凡有品学为地方所推重的桑梓学者、清正濂洁有作为的仕宦,死后由大吏题请祀于其乡,入乡贤祠,春秋致祭。),前两旁为忠义节孝祠:祀历代封赠的节妇、烈女、孝子,又前为棂星门(俗称石牌坊)材取青硍、琢磨光润、结构峻整,也是县内独存的古石牌坊。沿石睇下为泮池,规如半月、甃以砥石、缘以短垣。中臥登瀛桥(俗称状元桥),取唐贞观时十人学士登瀛州之义。次为照壁。左为礼门,立“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石碑于门旁,右为义路,大成殿后栋左为崇圣祠,供奉并祭祀孔子先人牌位的地方,中为明伦堂,是读书、讲学、弘道、研究之所。“明伦”二字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意思是乡里办的地方学校的名称,夏朝叫“校”,商朝叫“序”,周朝叫“庠”;至于国家办的学校即大学,三个朝代都叫“学”。无论是乡学还是国学,共同的目的都是阐明并教导人们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标准。这种伦理道德标准,处于社会阶层上面的诸候卿大夫都明白了,下面的普通百姓就会紧密团结在一起。右为训导、教谕廨,四周为宫墙,墙边建碑廊立有历代缮修文庙、历代学规、历代进士题名等石碑。
江华古冯乘地,虽为湖南极边之地,然山川灵奇,地灵人杰,多萃和顺英华之士,“生长是邦者,或以文章经世,或以忠勇立功,或品秩崇高,或德业伟大,俱名实相副。”(元·道州路总管李瑢《缙绅题名记》)从唐神龙元年(705)创建文庙至清同治四年(1865)最后一次修缮,江华文庙曾走出过许多优秀人才,其中宋进士五十五人(包括特科),元进士四人,明进士三人。元举人二人(中进士者不在举人之列,下同),明举人十人,清武举五人。宋贡生一人,明贡生五十六人,清贡生164人。大成殿内有清县令林调鹤撰写的一幅楹联,把江华文庙的沿革、境内名胜,引以荣耀的桑梓学士跃然笔端,同时鼓励后学争荣奋进。(上联:历唐宋元明四朝,云燕科第,忽二百年旌旗减色,青灯问字,命慰降寅,白舍横经,识惭订亥,辜负那秦岩隐秀、暖谷幽香、沱岫高寻、回溪仙艳、去古殊未远,守土者与有羞焉。下联:幸东西南北千里,风会敦庞,倘七十子剑笈来游,丹篆探微,符超发甲,紫泥开瑞,慧恰受辛,担当这阳朔遗文、冰壶宗旨、敬敷旧学、臻甫新风,及今尚可鄙,读书人勿自弃也。)
江华文庙从创建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其规模尚在,只需加以规化修缮,就可以再现前景或胜于当年辉煌,不仅为神州瑶都开发了一个旅游景点,吸引游客,更为重要的是为江华学子重开朝圣之地,激励子弟在敬仰和爱戴之中成为国家栋梁人才。
来源:江华新闻网
作者:杨宗君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