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阿香的情怀

来源:江华新闻网 作者:rednet 编辑:redcloud 2012-02-29 21:18:50
江华融媒
—分享—
阿香的情怀
——记湘江乡第七届人大代表,中央冲村支部书记兼妇女主任 唐莱香
《冯河之声》记者 黄榆娣


    唐莱香,人们亲切称她为“阿香”。
    初见唐莱香,她正在乡里的合作社忙着为村民收厚朴。检查、捆扎、过秤、记账……唐莱香干起事来风风火火,脚下生风。1969年出生的唐莱香,1989年从广西全州嫁到了湘江乡中央冲村,从此她与丈夫相濡以沫,在中央冲村这片崇山茂林里书写了一位人大代表的华彩乐章。

 

(一)


    中央冲村全村560多人,五个组,有山林3万多亩,水田却仅200多亩,是一个典型山多、地少、散居的林区村。初来乍到的外来媳妇唐莱香除干练外,更多拥有的是山里妇女大方、热情、朴实的品质。可能正是因为这点,她很快赢得了中央冲村邻里乡亲的认可与信任。1995年唐莱香在乡邻的推选下初任妇女组长,1999年任妇女主任,2001年当选湘江乡第五届人大代表。至今已十年有余,在她的心里,人大代表不像职务,更像一座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而她要做的就是把群众的心声反映给党和政府,把党的政策传达给群众。多年来,唐莱香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她对人大代表的理解,更把一个代表的责任融入了日常的工作中。
    唐莱香从一名普通农村妇女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基层农村干部,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其中的辛酸苦辣外人难以体会。刚到中央冲的那几年,唐莱香对山里的生活很不习惯,山里人多数散居,通讯又不便捷,常常只为说一件事,传达一个讯息走几十里山路。当妇女主任那会儿,唐莱香为摸清各家各户的生育情况,经常走村串户,最远的组和户离自家有15公里,有时一天也走不完一个组。农忙时,白天要做家里的事,晚上才有空到组里召集村组干部、党员开会谈工作,常常两三点钟才摸着黑路往回走。多年来,丈夫对唐莱香的工作始终是理解和支持的。孩子还小时,唐莱香外出开会,丈夫一面在外干活,一面还要照顾家里两个孩子。有一回,丈夫出了远门,唐莱香急着去乡里开会,可又不方便带两个才几岁大的孩子,她咬咬牙将孩子们锁在了家里。当唐莱香办完手中的事踏着月色匆匆回到家时,两个孩子早因饥饿和害怕哭累后在床上沉沉睡去了。看着睡梦里腮边仍挂着泪珠的孩子,唐莱香心痛得直掉眼泪。唐莱香也曾想过卸下重任,一心在家帮助丈夫,照顾孩子,但在乡里领导和干部的劝解下,她还是坚持了下来。而且干的时间越长唐莱香越发觉得人大代表履职的意义和肩上沉甸甸的担子。
    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对唐莱香的付出,大伙都看到眼中,记在心里,对她的工作都给予着极大的理解和支持。唐莱香干了16年的妇女工作,逐渐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她非常重视日常对计生工作的宣传和解释,每次大会小会上,唐莱香都会将计生政策和优秀典型带入话题。各家各户的基本情况在唐莱香的心里都有一本帐,谁家孩子有了男(女)朋友该领结婚证了,谁家媳妇有了娃该领证了,谁家娃娃可以上户口了……唐莱香都要上门提醒,时间长了,村里人有什么疑问也都会找上唐莱香,“我家媳妇要生第二个了,现在可以生了吗?”“我家小子在外打工有了女朋友想打结婚证,怎么办?”……唐莱香也总是不厌其烦地带着村里有需要的人办这个做那个。中央村人在唐莱香的熏导下,对国策都有着很深的认识。有一回,村里一位残疾妇女再婚,并怀孕数月。因这位妇女与前夫曾生育两个女孩,虽然现任的丈夫未生育过,但按国策两人也不能再生育。尽管唐莱香知道,未出生的孩子对这个重新组合家庭的意义,但肩上的那份责任,使她毅然上门做通了这位妇女的思想工作。最终,这名妇女主动到医院做了流产和结扎手术。手术后这名妇女在唐莱香陪同下回到家,深明大义的丈夫望着憔悴的妻子说道:“国家不让生,我们就不生吧,你的孩子,同样也是我的。”手拿猪食正准备帮忙喂猪的唐莱香听闻后,眼泪夺眶而出。

(二)


    2008年,唐莱香当选为中央冲村支部书记,仍然兼任着妇女主任,责任更为重大了。唐莱香越发觉得要为这些可亲可爱的乡亲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对靠林木为生的山里人来说,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路难行,行路难”始终是最难解决的问题。砍伐的木材运不出去,建房用材、生活物资运不进来,交通的不便捷已严重制约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中央冲村其中两个组就因一条河流多年来受着交通不便的困挠,这条河流经邻村中央河村龙塘自然村。过去,中央冲两组村民和龙塘村民都依赖一条宽约一米的铁索桥通行,新建一座龙塘大桥不仅是中央冲两组村民多年的期盼,也是唐莱香每次人代会都会提出的建议。2007年,中央冲村的村民终于看到了一丝曙光。唐莱香在乡领导的陪同下向交通部门要来了新建龙塘大桥的相应配套资金,同时,县民委也给予了2万元的支持。粗略计算下来,建桥的资金缺口还差30余万元,这对于中央冲两个组仅一百余人而言是一个天文数字。为此,唐莱香绞尽脑汁。她曾一度希望新建大桥所在地的龙塘村民能共同出一份力,可惜双方共同建桥协议迟迟未能达成,而一座桥对于中央冲两组的村民而言意义又太过重大。最终,中央冲两组130余村民决心自筹资金自已建桥。为此,唐莱香数十次深入到十几里路的两个组召开村组干部、党员干部、村民大会,细致部署和安排好筹资与建桥的准备工作。中央冲两组的村民建桥热情也异常高涨,或卖木材、或相互借贷,短短时间便将建桥的缺口资金筹集到位,实现人平集资3000余元,共筹资金32万余元的纪录。2008年7月,宽3米,长48米的龙腾大桥建成了,这座桥承载了中央冲人太多的期望和喜悦,也包含了唐莱香等村组干部太多的汗水。在建桥施工的1年多时间里,唐莱香与村组干部及村民代表轮流日夜坚守在大桥施工现场,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步骤都严格监督,丝毫不敢马虎,因为她们知道桥上的每一根钢筋,每一吨水泥都是中央冲人渴望走出大山的一份期盼。

(三)


    对于一个生活在城市享受便捷交通的人来说,是很难理解一条平坦公路对山里人的诱惑。在采访中,唐莱香提到了那条一半让她自豪,一半让她忧心的村道,为此,我们专程乘越野车感受了一回。当坐在缓缓前行颠簸摇摆的车上时,我们真切的体会到山里人出门的不易。中央冲村村道原为不足3米宽的山路,共6.7公里,沿途居住了三个组约400余人。近年来,瑶山交通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延伸进瑶山公路越来越多。2007年,中央冲人也意识到多年期盼的水泥路终于有了实现的契机。为此,唐莱香积极向上跑资金,从交通部门为村道的硬化要回了每公里12万元的项目资金,村民们也积极筹措了22万余元,前半段3.7公里村道很快硬化完成。路面不宽,仅3.5米,但这对世代都走泥土地的中央冲人来说是划时代的一刻。村民们都非常的爱惜这条路,从修建时的投工、用料,到日常的除草养护,三年多过去了,这3.7公里村道依旧平坦、坚硬如新。原本,村里人想在近年再想想办法将剩下的3公里也硬化一新,遗憾的是因“十二五”交通政策的调整,对村道的修建没有了相应的配套资金。感受到村民们修路的热忱,望着一双双期盼的眼神,唐莱香心里很难过,她说:“这剩下的半条路是我心里的疙瘩,现在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为群众修通剩下的3公里路,让中央冲的每一户人都能享受到交通带来的便捷。”
    就在我们快要离开中央冲村时,唐莱香坚持要为我们跳一段新学的长鼓舞,她说,中央冲村的瑶族长鼓舞有着很悠久的历史,村里也正准备组建一个长鼓舞队,将传统的瑶族文化传承和发扬开来……咚咚的鼓点声伴着清扬的舞步,其中承载着是唐莱香对中央冲村的深情厚意,诠释的是一个农民代表对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不倦追求。

来源:江华新闻网

作者:rednet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江华新闻网首页